“湯姆貓”進化論——如何用“聊天”探索陪伴的需求內核

  3月14日,上市遊戲公司金科湯姆貓在其官方微信渠道發布了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產品功能原型封閉式測試資格申請。此前,公司已公開表示計劃將“會說話的湯姆貓”迭代成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,此次產品功能原型封測資格申請通道的開啟也意味著,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將向部分人群展示它的“初舞台”。

  作為體驗過初代“會說話的湯姆貓”遊戲產品的本人來說,當年在方寸屏幕上學人說話的憨憨“湯姆貓”確實給筆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相信手指觸碰下湯姆貓發出的誇張又滑稽的笑聲給無數80、90後帶去過童年的快樂。在好奇和懷舊情感趨勢下,筆者通過公司官方渠道報名了此次測試申請,並有幸獲得了體驗資格。在欣賞了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處女秀後,筆者深感欣喜。作為一款開發中的產品功能原型,筆者暫且不從公司遊戲產品矩陣的角度出發,但就本次體驗談談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給到的驚喜。

  1.“話癆”湯姆貓

      嶄新的數字陪伴形象

  顧名思義,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最為突出的特點就是智能語音交互,相較於初代產品,本次功能原型體驗中的“湯姆貓”采用的是Q萌形象,一開場就給人可愛、軟乎乎的親切感。在與其交流過程中,不難發現,“湯姆貓”已經完全擺脫那個隻會單調重複用戶話語的角色設定,而進階成一個“無話不談”的“小話癆”。

  它可以輕鬆回答出體驗者所提出的常識性問題,在麵對一些諸如“你幾歲了?”“那你跳個舞吧”等日常性提問與要求時,湯姆貓甚至會有“我是湯姆貓,我永遠18歲~”“跳舞?你至於這麽想找抽嗎,我可不是那種肆無忌憚的貓。”等“傲嬌”發言,配上湯姆貓特有的憨態可掬的得意小表情,令人忍俊不禁。

  讓人驚喜的是,在體驗過程中,筆者有意和其進行了功能場景的交流,在與湯姆貓聊到音樂喜好、工作煩惱等問題時,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不僅能關聯上下話題完成主題暢聊,還能針對煩惱給出解決文案,雖然不排除可愛的湯姆貓會“搞怪”得出些無傷大雅的“餿主意”。這種博人一笑的細節設計,也讓“話癆”湯姆貓愈發像是一個真正的夥伴。

  2.“交互”衍生下的情感與社交訴求

  在筆者看來,無論是承受著生活和工作重壓的年輕人還是部分退休老人,甚至是看起來無憂無慮的少年兒童,多多少少會有一些隱秘的情感訴求,礙於不同圈層的相互交流障礙,數字陪伴角色成為能滿足特有社交氛圍和特定話題需求的傾訴對象。但從本次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產品功能原型體驗來講,它的聊天式陪伴是能切實給到用戶情感慰藉的。

  體驗過程中,筆者曾和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聊到“我最近有一些煩惱呢”,湯姆貓一臉認真地回複道:“你可以和我說一說,也許我可以幫助你。”作為一個虛擬IP形象,從起初冰冷的機械式重複到如今關懷性質的交互,確實讓人深切地體會到湯姆貓給到的情感鏈接與維係。在“智能語音交互”技術背後,不僅是體驗升級,更多的是對當代人情感與社交訴求的個性化反饋,這也為“湯姆貓”一路以來的進階成長賦予了更多人文層麵的意義。

  3.“不完美”帶來的想象空間

  作為一款開發中的產品功能原型,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無論在技術層麵還是在交互方麵確實還存在著一些問題,例如麵對一些較為專業或者複雜的問題無法給出精準的回複等。但麵對一個尚不能稱之為“產品”的功能原型來講,這些瑕疵和不完美恰恰給到了大家更多的想象空間。

  湯姆貓公司在3月14日公開發布的測試申請通知中提到:“該測試產品功能原型的相關技術尚未完全成熟,如在該封測版本體驗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通過jinkeculture@jktom.com進行反饋,公司將根據反饋建議完善產品功能。”相信通過後續的改進和版本的更迭,“會聊天的湯姆貓”不僅能成為我們數字世界中的忠實玩伴,更能給現實教育、娛樂、文化傳播、消費體驗等多個領域帶去驚喜。
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dun-jardin-a-lautre.com/qushi/148.html

溫馨提示:創業有風險,投資須謹慎!編輯聲明:遊戲資訊網是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平台,轉載務必注明來源,部分內容來源用戶上傳,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並不意味著讚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,不可作為直接的消費指導與投資建議。文章內容僅供參考,如有侵犯版權請來信告知E-mail:1074976040@qq.com,我們將立即處理。

相關文章
今日推薦 MORE+
科技先鋒
科技新聞 MORE+
APP下載
#熱門搜索#